什麼是鋼琴的「擊弦機制」?

Modern action

當一個琴鍵被按下、打擊槌敲擊琴弦的鋼琴機制被稱為「擊弦機制」。

談到鋼琴機制的歷史時,一定會提及賽巴斯丁‧埃拉德發明的重複機制(雙重擒縱)。此機制讓鋼琴師可以快速地重複彈奏一個音符,不需完全放開琴鍵。未引進這個機制前,每當按下一個琴鍵,琴槌通常會抬起並敲擊琴弦,在回到原本的靜止位置前無法處理下一次的彈奏。埃拉德的發明讓打擊槌在還沒完全回到靜止位置時,就可以準備處理下一次的琴鍵敲擊。

據說埃拉德在1803年向貝多芬展現此機制的原型,這個機制協助這名偉大作曲家寫出新作品。此機制也以更優化的形式傳承至現代。

仔細看看槓桿的動作,打擊槌藉著它上升到一半高度,即使連續彈奏數次,打擊槌仍可以正確反應並發出聲音。正常來說,琴鍵每秒最多可彈奏15次。

The four white parts are the damper felts. The shape of the felts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pitch.

止音機制是另一個重要的環節,這個機制讓手指離開琴鍵時立刻靜音。照片中,四個白色的部份是止音毛氈。當手指提離琴鍵,止音器會從上接觸琴弦並讓琴弦停止振動。制音器的重量連接至垂直長鋼線的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