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L-CSGIII/CSG-AIII Bb 調 /A 調單簧管

CSG 背後的研發概念為何呢?

CSG 背後的研發概念為何呢?

我們一直想要提供音樂家具備全然自由表現能力的樂器 ─ 如同可以回應畫家最細緻筆觸、力道的畫筆,上有各式顏色的調色盤,所有尺寸的畫布。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你必須具備最寬廣的動態範圍,從耳語般極弱的 ppp,到大聲咆哮的極強 fff。換句話說,這些樂器必須能反應柔弱如同嘆息的游絲氣息,也能應付足以將一公尺外的蠟燭吹熄的強力氣流。當呼吸愈強烈,共鳴就會愈豐富,展現出多樣化的音色和清晰的投射力。這讓樂器即便是在遠離舞台的狀態下,仍能傳遞細緻的音樂表現。不管你吹奏得多麼努力,倘若樂音無法傳遞到觀眾席,就無法感動任何人。

新的 CSG 和先前的款式有什麼差異呢?

當所有 CSG 系列都專注於讓表現力極大化時,我們其實尚未能完全掌握處理高速氣流所需的知識。先前的款式都有輕柔、溫和的音調,但若要呈現一段極度強烈的表現內容,仍有一道等著我們跨越的高牆矗立在那裡。

終於,在我們密集研究下,發現了三種可以強化樂器動態範圍的重要方法,不過那都是機密。我們也透過以下三個規格調整,解決單簧管的弱點,內容分別是皮墊材質(*1)、C#/G# 音孔的穿孔音管構造(*2)、強化低音 E 和 F 的發音方式(*3)。

您是跟哪位音樂家共同研發新款 CSG 呢?

您是跟哪位音樂家共同研發新款 CSG 呢?

我們的顧問群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在1998年,我們以幾乎30年前設計的 CS(*4)為基礎,研發出第一款 CSG 原型,開始跟日本當地的音樂家進行評估。

後來,我被轉調至北美地區,從2001年起在那裡待了兩年,期間開始根據當地音樂家給予的回饋著手改進。我們利用倉庫中一個一千席觀眾座位的空間,比較數款原型樂器的動態範圍,並在演奏會中實際測試樂器,逐漸訂下規格,在2003年公開發表第一代的 CSG(*5)。

接著,我前往歐洲,在法國、瑞士、義大利、英國、比利時及西班牙等國家,請樂手進行樂器評估。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偏好,但曾參與討論的表演者都不約而同對於寬廣的動態範圍表達高度重視;換句話說,那指的就是更廣大的表現自由度。我知道我正在往對的方向前進。

在研發期間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在研發期間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縱使該樂器在小空間裡演奏時似乎非常完美,也不代表能夠在管弦樂團中勝任其職;當我們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索時,就會是非常令人失望的狀態。若沒有那些來自世界各地、也想找出解決之道的音樂家們慷慨的幫助和鼓勵,我們或許早就放棄了。不過,我們成功在此呈現最終的產品。

當我們在2008年將要邁入研發最後階段時,我很幸運遇上來往巴黎和法蘭克福間的 ICE Inter-City Express 開通,多次搭上法蘭克福早上首班車前往巴黎的音樂廳測試樂器,隔天馬上回到工作室進行必要的修正。如果沒有德國鐵路公司、以及在最後測試中貢獻良多的法國廣播愛樂管絃樂團 Jérôme Voisin 先生,這款樂器恐怕無法付諸生產。

還有其他您特別想要提及的事情嗎?

還有其他您特別想要提及的事情嗎?

我們從未停止努力加強表現的自由度,而所有知識都已灌住於最新的 YCL-CSGIII。我們希望此款樂器可以協助音樂家呈現更深刻的表現,與聽眾分享音樂經驗,並讓情感回饋給表演者。這完全可以體現 Yamaha 深植於每個員工心中的企業目標:「創造感動」。

(*1) 部分墊片為新型防水材質。

(*2) C#/G# 音孔由於聲學位置不理想,音色和阻力無法與其他音高相符;為解決此狀況,因而設計一款長且較寬的音管橫跨整個樂器作為音孔管。

( 附圖為C#/G# 音孔 )

(*3) 低音 E 和低音 F 的音準必須刻意調低,以維持長音 B 和長音 C 的音準。德國按鍵系統是一種解決方案,但缺點是重量增加、揚音管上額外的強化音孔會造成不必要阻力、較低的泛音。現在,我們可以應用自行研發的輕量化替代系統,配備更精簡的按鍵機制以及較小的音孔設計。

( 附圖為低音 E/F 修正鍵)

(*4) CS 的命名來自 Canens,一位羅馬時代的歌之女神。

(*5) G 代表德式(German),CSG 這個名稱代表德國偏好的特徵,例如較短的調音管、較不清亮的揚音管、以及溫和輕柔的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