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THE STUDIO
鼓聲應有的模樣
Yamaha DTX 系列電子鼓全面的功能和優質的取樣音色,深受鼓手們的喜愛。2024 年 10 月 29 日,DTX-PROX 和 DTX-PRO 音源模組發布 V2.00 韌體更新,加入許多更逼真且更高水準的鼓聲。
到目前為止,Yamaha 電子鼓的音色內容幾乎都在海外錄製,最著名的地點是位於倫敦的 Yamaha 開發中心。然而,在這次軟體更新所收錄的 Yamaha 鼓聲樣本(PHX 與 Recording Custom),Yamaha 希望由日本團隊主導聲音創作的每一個環節。我們集結了頂級鼓組、最先進的錄音環境,以及最優秀的團隊,只為了追求極致的聲音。此次採樣使用了兩套旗艦鼓組:PHX——Yamaha 鼓的最高巔峰之作,以及 Recording Custom——與世界頂尖鼓手 Steve Gadd 參與共同開發。深知 Yamaha 鼓特性的工作人員全程參與,並與 Gadd 合作,將鼓組調校至最佳狀態。而本次採樣的負責人則是 Yuji Sugiyama。
Yamaha 在 DTX-PROX 與 DTX-PRO V2.0 引入全新音色,目標是什麼?這些音色又是如何製作出來的,我們採訪了參與整個採樣過程的錄音工程師 Yuji Sugiyama,由他來為我們揭曉幕後故事。
打造音色:最頂尖的團隊、最高規格的環境,結合最優秀的樂器
Yuji Sugiyama 的職業生涯始於現場混音工程師,負責控制現場表演和各種表演場景的聲音。之後,他成為 Nav Katze、Soft Ballet、X JAPAN、L'Arc~en~Ciel、Luna Sea、Ryuichi Kawamura、Yoshiki 等知名音樂工作者的錄音工程師,職業生涯長達 36 年。

「從我開始工作以來,就有很多機會接觸 Yamaha 的設備。1990 年,我首次試用了剛發佈的 DMR-8 一體化錄音/混音機。之後,我購買了這台設備並將其用於專輯製作,與 Yamaha 的連結也因此更加緊密。」
Sugiyama 曾參與效果器預設記憶的製作、效果器設備的評估,最近則負責為合成器音色進行 CFX 採樣工作。
「我最早使用的鼓機是 RX11 和 RX-5,所以 Yamaha 鼓聲在我的音樂經驗中,佔了很重要的位置。還有,每當我覺得某個錄音場所的鼓聲錄得很好時,往往會發現那套鼓是 Yamaha 原聲鼓,或是我欣賞的鼓手正好使用 Yamaha 鼓。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以來對 Yamaha 鼓抱有很好的印象。」
Yamaha 新建的錄音室(用於樣本錄音)的聲學特性也發揮重要作用。

「在錄製樂器時,如果麥克風距離很近,可以獲得乾淨且清晰的『Dead Sound(無殘響音)』;而如果將麥克風拉遠一點,則能捕捉到足夠的空間感與殘響。能夠同時兼顧這兩種特性的錄音室其實非常少見。空間的殘響,也就是Ambience(環境音),是讓樂器聲音更加豐富的重要元素。日本真正能夠完整錄製這類聲音的錄音室非常稀少。Yamaha 過去選擇在海外錄音室進行取樣,是有原因的——有些事情確實只能在海外錄音室完成。如今,Yamaha 擁有了如此出色的自家錄音室,我也有幸在這個頂尖環境中錄製旗艦鼓組的聲音,這是一段非常令人振奮且有成就感的經驗。」
重現「Bleed(漏音)」,還原真鼓的真實聽感。
為這些新音色取樣時,電子鼓出現新的定義。

「我理解到的是,到目前為止,電子鼓組的每種音色樣本都被視為獨立的實體,每個鼓的錄製都極為清晰。當然,鼓機和原聲鼓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創作新音樂時,鼓機可以發揮極大作用,透過提供特殊的音色,讓新的音樂化為可能。我們首次進行的會議,討論發展方向、自問電子鼓是否應如鼓機般發展,或是否應該取代原聲鼓,成為更優質、更方便控制的樂器。」
「Sugiyama 追求的不只是鼓聲,而是當你坐下擊打一組原聲鼓時,那份自然共鳴與真實的敲擊感。」
「一組鼓的聲音,與單獨演奏單顆鼓的感受截然不同。例如,當你敲擊 floor tom 時,你不會只聽到單一點傳出的聲音;同樣地,當你演奏大鼓時,整組鼓都會隨之共鳴。正是這種從擊打點自然散發出的共鳴,讓你感受到當下演奏的臨場感。為了忠實捕捉整組鼓的聲音,我們邀請了專業團隊,將最優質的鼓組整裝完備,並將這些精心調校的聲音完整錄製下來。」
「談到錄音,很多人可能會想像,鼓組周圍同時架設了多支近距離與遠距離的麥克風。」
「我對樂器的原聲滿懷信心,所以我決定只使用最少的麥克風組合錄音。麥克風越多,頻率干擾也越大,不同頻率可能互相疊加或抵消,導致聲音意外偏離原樂器的本來面貌。關鍵在於選擇能忠實捕捉聲音的麥克風,並將它們擺放在正確的位置。只要將麥克風放置於聲音的焦點,就能完整錄下整組原聲鼓的聲音,同時保持整體音場的自然關係。」
「關鍵在於能否正確判斷聲音是否有所改變,以及你是否有能力做出這樣的判斷。我的經驗讓我找到了一種比較聲音的方法。我們主要使用電容式麥克風,完整捕捉鼓組作為樂器在空間中產生的自然共鳴,之後再透過均衡器和壓縮等效果進行處理,在保留原始音質的前提下,將聲音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這次取樣時,我們還加入了漏音(Bleed Sound) ,這是我們之前從未取樣的音色特性。

「迄今為止,電子鼓最明顯的特徵大概在於每顆鼓都能被清晰捕捉。然而,當音質純淨到幾乎排除其他共鳴時,所呈現的聲音就會與演奏原聲鼓組時的真實感稍有距離。」
當我們竭盡全力去重現真鼓的音色時,我們發現漏音音色就是答案。
「我認為,不過於整齊的聲音—讓大鼓、小鼓與中音鼓之間彼此共鳴—才能營造出更接近原聲鼓組的演奏感。我們將麥克風擺放在與一般捕捉空間混響的環境收音位置不同的點,這樣就能錄下整組鼓之間自然流動的共鳴聲。」
這些新 Samples 的主要特點是可以很完美的與各種音樂和樂團搭配,其音壓以及音色,與其他樂器混合時更顯出彩。
「在混音時,如果過度削減鼓的聲音,會導致音壓降低。這次的錄製方式,讓鼓手能明顯感受到音壓的差異,以及在與貝斯、吉他等樂器合奏時,鼓聲如何自然突出。尤其是鼓組之間的漏音聲(bleed),在提升合奏音壓時扮演了關鍵角色。」
「有幸與日本品牌 Yamaha 合作創造這些音色,感覺宛如夢想成真。」
Sugiyama 通常為多位音樂工作者錄製唱片,經常被認為是「藝術性十足」的工程師,但他說,邏輯思考很重要。這樣嚴謹的態度無疑在製作 DTX 的聲音內容時,發揮了巨大作用。
DTX-PRO 韌體 V2.0 音色示範
集中心力、全心投入每一個音色的挑戰
Sugiyama 也講述他如何發現取樣的另一面有趣的現象。

「一般錄製鼓組時,我會同時考量鼓與其他樂器之間的關係;但這次,我們專注於逐一捕捉每個聲音,例如小鼓、大鼓等。對我而言,這是一種全新的挑戰。在錄音過程中,我必須全神貫注於每個聲音,這帶來了與以往不同的興奮感。」
「我希望持續開發這些音色樣本的新版本。未來,如果能進一步加入各種聲場效果,例如重現鼓組在多種空間演奏時的音場,將會帶來非常有趣的音樂體驗。」
「我們相信,未來聲音內容的進化,將激發鼓手探索全新的演奏體驗。」
簡介
Yuji Sugiyama
1964 年出生於大阪。Sugiyama 於 1988 年開始他的職業生涯,擔任 SR 工程師(Sound Reinforcement,擴聲工程師),之後長年以錄音工程師及音樂製作人的身份,與眾多音樂人合作。 2022 年 4 月,他出版了著作 《新・レコーディング/ミキシングの全知識(全知識シリーズ)》(暫譯:《錄音/混音工程師必知大全》),由 Rittor Music 發行。 Sugiyama 與 Yamaha 的淵源深厚,曾多次參與 效果器、錄音設備 的研發評估,以及 數位鋼琴、合成器音色內容 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