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服務中心活動

第十一屆法國梅利納克國際鋼琴比賽首度於台灣舉行初賽

法國鋼琴家帕斯卡.強.馬力農(Pascal Jean Marignan)多年來一直以鋼琴演奏家、音樂系教授及藝術活動創辦人的三種截然不同身份活躍於樂壇。畢業於波爾多音樂院及巴黎師範音樂院的馬力農,目前是巴黎夏日國際學院、梅利納克音樂院及波爾多音樂院的指導教授,他經常受邀至世界各國如日本、中國、比利時舉行大師班,也曾受邀至日本、墨西哥、台灣及法國當地擔任國際比賽之評審。

iPad馬力農教授鋼琴大師班

法國梅利納克國際鋼琴比賽獲獎者與評審合影

在繁忙的演出及教學工作之外,馬力農教授更以行政角色組織,創辦了許多音樂藝術活動,他於1994年3月創立了法國梅利納克國際鋼琴比賽(延續了在以前稱之為〝Concours de Piano Medoc Aquitaine〞的比賽),2005年則創辦了梅利納克熱情音樂節。法國梅利納克國際鋼琴比賽今年是第11屆,開放世界各國籍之鋼琴演奏菁英參賽,初賽地點也從法國國內擴張至亞洲地區的日本、香港。2011年法國梅利納克國際鋼琴比賽創辦人兼總監帕斯卡.強.馬力農教授透過實踐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蔡世豪的推薦,首次與山葉音樂家服務中心合作於台灣舉辦初賽,賽前也於Yamaha音樂家服務中心舉辦了大師班。

2011年農曆春節剛結束的2月13日,馬力農教授的大師班吸引了國內音樂班及音樂系同學、老師的參與,當日則蔡世豪教授擔任翻譯,馬力農教授的指導方式嚴厲而細膩,不論是接受指導之學員或旁聽的同學及老師們均獲益良多。

2月14日首次於台灣開賽的第11屆法國梅利納克國際鋼琴比賽正式展開,台灣地區共有來自實踐大學、師範大學等大專音樂系及研究所的六位同學通過審核報名參賽。評審委員除比賽創辦人兼總監帕斯卡.強.馬力農教授及蔡世豪教授外,還有擔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的林淑貞教授。經過一番緊張、激烈的競賽後,由師範大學音樂系二年級方瑞瑜同學與四年級劉依亭同學,獲得前往法國參加第二輪比賽之資格。此外,馬力農教授對於Yamaha音樂家服務中心所提供大師班使用的場地,及兩台Yamaha演奏級平台鋼琴則讚譽有嘉。

林奕汎鋼琴獨奏會

目前就讀於德國漢諾威音樂系主修鋼琴而即將畢業的林奕汎,4歲時即開始於山葉音樂教室幼兒班,隨黃千芳老師學習,12歲接受呂岱衛老師的鋼琴啟蒙,半年後以榜首考入漳和國中音樂班,師事陳露華老師。2005年畢業於新店高中音樂班,同年考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恩師魏樂富(Rolf-Peter,Wille) 教授建議出國深造,林奕汎毅然放棄學位赴德,並考入德國國立漢諾威音樂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Hannover),師事魏樂富前教授Einar Steen- Nøkleberg教授。

林奕汎鋼琴獨奏會

看似一路順風的林奕汎,除了擁有亮眼的俊俏外型外,更具備了音樂人稱羨的音樂性與技巧,然而這一切並非只是與生俱來的天賦異稟,還有許多背後不為人知的奮鬥與堅持,一個音樂家的誕生是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而獲得的代價。

2010年「第11屆挪威奧斯陸葛利格國際鋼琴大賽」,林奕汎代表台灣參賽獲得金牌,並同時獲得「蘿珊浪漫樂派最佳詮釋特別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盛治仁親自頒贈獎狀,表揚他在國際音樂大賽中脫穎而出,為國爭光。在獲獎後,於奧斯陸大學學院音樂廳舉行首獎獨奏會,穩健及精湛的演出,贏得觀眾的熱烈迴響,他以琴音深深地擄獲了挪威人的心。 1月9日林奕汎在ASC舉辦音樂會之後,隨即轉往挪威奧斯陸 (奧斯陸葛利格音樂節)、卑爾根 (特洛豪根葛利格博物館) 、俄國莫斯科、美國紐約及德國漢諾威等地巡迴演出。

Yamaha Xeno小號系列20週年音樂會

今年是Yamaha Xeno 小號系列上市滿20週年,為了慶祝此活動,Yamaha日本總社特別邀請了設計YTR-9445CHS的技師,同時也是美國YAMAHA音樂家服務中心管樂部門主管Bob Malone以及演奏家、芝加哥交響樂團小號副首席John Hagstrom. 分別在中國、台灣以及日本舉辦一系列的音樂活動。在台灣的這一場活動,十分榮幸邀請台灣古典小號代言人鄧師屏老師,擔任整場活動的翻譯。

YTR-9445CHS設計者Bob Malone

芝加哥交響樂團副首席-John Hagstrom

此次活動選在Yamaha 音樂家服務中心舉行,Bob Malone與John Hagstrom兩人一同解說當初設計YTR-9445CHS的過程,以及研發時所面臨到的種種狀況,成為整場活動注目的焦點。設計理念的細節姑且先不提,單從兩位的講解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們最希望傳達給台下聽眾的是Yamaha品牌的精神。其中,John Hagstrom提到他最佩服Yamaha的企業文化就是:誠實。當初為了設計一把適合在交響樂團使用的C調小號,他和Bob Malone 所帶領的Yamaha技師團隊,剛開始製作出的小號不良率達70%,根本無法量產,要是別的廠商也許就放棄了,但是Yamaha秉持企業宗旨--創造感動的音樂,促使技師們不斷地尋求各種解決方法,終於研發出令眾人讚賞的小號:YTR-9445CHS。

唯有誠實的企業,才能面對自己的缺失而不斷改進,進而成就頂級的商品,而Yamaha就是這樣的企業,此番話精準道出Yamaha百年來最引以為豪的企業精神,更讓現場觀眾了解到Yamaha長久以來致力於生產與各界音樂家共同創造美好音樂的樂器。

Xeno 系列20週年系列活動,成功吸引超過80位聽眾前來參加,其中包含10位以上的小號音樂家。相信每位聽眾透過這次的活動,對Yamaha品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此次活動圓滿落幕,期待未來能有機會再度邀請世界級音樂家來台,與我們一起分享無論是音樂、或是各類精采講座,開拓台灣音樂圈的視野。

班諾德長笛大師班

喜歡長笛音樂的人,今年將有一連串的驚喜。一九八七年拿下朗帕爾國際長笛大賽首獎,因而被認為是繼朗帕爾之後,法國長笛學派的當家掌門人--法國長笛家菲利浦‧班諾德,將二度來台至Yamaha音樂家服務中心舉辦長笛大師班。喜歡長笛的朋友以及長笛教學的老師們,又再次能與大師有更親密的接觸。

長笛大師班諾德

班諾德長笛大師班

五年前,台灣長笛教母樊曼儂與班諾德同時受邀至北京,擔任尼可萊長笛大賽評審,當時樊曼儂老師力邀班諾德大師來台演出。班諾德表示自己曾於2001年首度來台演出,但萬萬沒想到音樂會當天遇上納莉風災,讓他的台灣演奏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大師班當天出席相當踴躍,包含了留學法國的多位長笛演奏家,如:樊曼儂、莊清霖、林姿瑩、林薏蕙、馬曉珮、黃貞瑛、林仁彬等諸位老師。為突顯長笛的歌唱性,班諾德此行特別演出數首改編自舒伯特藝術歌曲的作品〈枯萎之花〉、歌曲〈晚安〉與〈小夜曲〉,以及法蘭克‧馬汀的〈敘事曲〉、普羅高菲夫〈長笛奏鳴曲〉,康奈松的〈莎萊之笑〉等。此外,班諾德大師特別選在音樂會上,用Yamaha的中音直笛演奏安可曲,並藉此向聽眾分享他與Yamaha的密切關係,倍感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