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教特集-分享音樂學習之旅的點點滴滴

在Yamaha音樂教育系統學習的孩子們,不僅僅是學習音樂,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也比一般的孩子,擁有更多的精采與感動!以下將藉由四位曾經代表台灣到海外參加Yamaha舉辦的國際性音樂交流活動(如:APEF、APJOC、IJOC等),透過這些孩子們筆下的文字,和我們一同分享他們在這趟音樂學習之旅中,所感受到的點點滴滴。

在Yamaha幼兒班學音樂,是我童年時期美好的記憶,到現在還記得,當時的我每天都期待上課日的到來,而那時訓練出來的好聽力,讓我音感比一般人要好,所以女兒芊穎四歲時,我們便迫不及待地報名了Yamaha音樂班。

Yamaha音樂班,在課堂上唱唱跳跳,比枯燥的個別課有趣太多,但還是免不了有功課要回家練習。然而被逼著練琴是很辛苦的,我也不想因此造成親子關係緊張,所以我們家開始出現一個戲碼:爸爸或媽媽先坐在鋼琴前,一副很陶醉的樣子,過不了幾分鐘,就有個小孩兒靠近鋼琴邊,露出渴求的神情,拜託先讓她彈,這時,大人會露出為難神色,很勉強的把鋼琴讓出來,然後就會看到有個小孩子很開心地彈著得來不易的鋼琴。

幼兒班結業後,我們進了「特別先修班」,這個課程的設計,除了保有團體班上課的生動有趣,一方面又有三十分鐘的個別指導時間,琴藝也能有所精進。每每聽到孩子們的合奏,都讓我感動不已。孩子們在相互激勵之下,還會擔心自己練習不足,落後其他人。後來,老師開始教作曲,要大家隨意彈奏旋律並寫下音符,我看芊穎在鋼琴前叮叮咚咚忙了許久,一開始還要協助她把音符記下來,但現在的她都能靠自己記譜了,可見孩子的潛力不容小覷呀!

原本只是想讓芊穎快樂地走著音樂之路,期待她能享受音樂世界的美好,用音樂豐富她的生命,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參加了JOC(兒童創作曲發表會) 甄選,她可愛的小曲子在南區演出後,竟獲選為IJOC(國際兒童創作曲發表會)台灣區代表,並遠赴日本東京演出。在IJOC活動中,芊穎和世界各地的小朋友用不太純熟的英語,彼此分享對於音樂的想法,我靜靜地看著她,心想:這是我八歲的小女孩嗎?現在的她,每天放學後自動自發地練琴,我問她:「會不會太累呀?!」卻換成她很為難地望著我說:「可是我喜歡!」

從三歲半開始參加Yamaha幼幼班至今已有十年的時間,我先後完成了幼兒、先修、合專的團體課程,目前正學習個人的電子琴課、JOC訓練課程,可說是一個標準的Yamaha寶寶。我雖然考取了國小國中音樂班,卻仍然對Yamaha的音樂課程情有獨鍾,因此音樂班的課未曾間斷過。Yamaha不僅提供完整的課程規劃,也有豐富多元的選擇,同時給予適當的演出機會,讓學習者拓展音樂視野,能夠在這樣有計劃性的音樂教育系統中學習,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而且也感到非常安心!

今年我十分榮幸能參與APJOC的演出,今年的會場設在印尼雅加達的Mulia Senayan五星級飯店舉行,會場佈置得富麗堂皇、舞台燈光五彩繽紛、音響效果震撼炫目、宛如金馬獎頒獎會場一般,還可容納1,300多位觀眾,演出當天座無虛席。透過這類的國際盛會不僅能開拓視野,還能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好朋友觀摩交流,真是獲益良多。

最後我要感謝Yamaha的支持與栽培,代表台灣參加APJOC的經驗,讓我有機會更貼近自己的夢想,勇敢築夢。盼望有更多愛好音樂的朋友們能像我一樣愛上Yamaha,乘著音樂的翅膀一起去旅行,在音樂的夢想國度裡遨遊。

每次當我被問到為什麼要學音樂時,我都會反問對方:「你們覺得一張傳單有什麼用處?」十之八九他們都會回答:「摺成垃圾桶」或是「拿來當計算紙」。到底一張傳單跟我學音樂有關連嗎?有!就因為這區區的一張廣告紙,讓我走進了Yamaha的音樂世界!

當初我媽媽在看到Yamaha招生傳單的那一刻,就毅然決然帶我去報名參加兒童班!從小我就很喜歡唱歌,或許是這樣,音樂對我而言多了一份親切感。回想第一堂課老師教我如何開啟電子琴,雖然我不會彈,但對於電子琴的一切充滿好奇。後來我從唱歌打拍子到彈奏樂曲,從不會看譜到看一次就能大略彈出曲子,從腳踩不到腳踏板到學會兩腳彈腳鍵盤,這一路的學習讓我很有成就感。

大約學了兩、三年後,鄭老師建議我參加電子琴聯歡會(EF),那是我第一次登上舞台,還記得右腳踏上舞台的那一刻,我緊張到腳一直發抖,準備彈奏的曲子「阿里郎」,因為雙手雙腳太過緊張,而彈得支離破碎,當然我沒能進入複賽。後來我又參加了兒童創作曲發表會(JOC),雖然這一次的表現也不如預期,不過我把每次的參賽都當作是寶貴的經驗。在那之後的每一年不論是JOC或EF,我都從未缺席過,就算是處於基測壓力極大的國三時期,我也是全力以赴參賽,歷經每一次的比賽,我覺得自己離全國優勝又更近一步了。

最後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我在2009年獲得得全國優勝,代表台灣出國比賽,並且在馬來西亞舉辦的亞太電子琴聯歡會(APEF)拿到少年組第三名;隔年,又很榮幸地取得APEF的代表權,榮獲少年組第二名,雖然在台灣地主國主辦時,沒能拿下冠軍寶座,不過對於自己能得獎還是高興,同時我也知道自己還需要更加努力,精益求精。希望每一位音樂愛好人士,都能堅持到底,努力朝下一個目標邁進,相信離自己的夢想就會愈來愈近了,和大家一起共勉之!

我學習電子琴約三年的時間,最早接觸音樂是透過媽媽,媽媽過去曾在Yamaha第16屆電子琴聯歡會上榮獲全國社會組入選獎,所以我從小就為琴聲所著迷。小學一年級時,我開始接受Yamaha團體音樂班的課程,但由於搬遷之故,我的音樂之路停滯了一段時間,不過我仍然沒放棄對音樂的喜愛。

小學二年級時某一次在白美莉老師的音樂聚會中,白老師表示願收我學生,以每週一次教授鋼琴及電子琴各一半的上課方式進行,於是我終於又有了學琴的機會。不過,當我漸漸對電子琴產生興趣時,白老師卻因為工作緣故必須離開台灣,後來透過白老師的推薦,我又回到台中功學社再次進入Yamaha音樂班,蔡美玲老師成為啟蒙我的電子琴的老師。

雖然我把彈琴當作是興趣,不過在第一次參加YMF之後,我認為自己的琴藝需要更加精進,於是我增加了學琴的時間,並從團體課轉入個別課,平日下課後約練習兩小時、假日一天約練習4~5小時、透過練習讓我的雙手與雙腳肌肉更協調。第一次參加APEF選拔,我以Home Town拿到台灣中區代表,雖然參加全國賽時未能獲獎,但我認為是雖敗猶榮。第二年我捲土重來,以JOY一曲拿得代表台灣的殊榮,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性的比賽,得不得名的事我已經不在意了,主要是能與國際好手同台較勁,滿足了我玩琴的樂趣。

回顧這三年來的音樂之路,我要感謝父母親在背後的支持,以及老師的耐心指導,還有妹妹的鼓勵,另外更要謝謝Yamaha提供這麼好的學琴教育系統與教材,未來我將更努力不懈,除了加強彈奏技巧外,還要朝創作與編曲邁進,期待今後在音樂路上我能走得更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