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KONEKO貓尾巴樂團

關於樂團成立經過

2006年底一群Yamaha PMC的長笛講師們,大家想磨練自己的演奏技巧,因此團員們相約固定團練,當時沒有正式的團名,僅用某團員已申請的室內樂團為團名。一開始樂團是屬於純古典長笛團型態有BassFlute及AltoFlute。第一次樂團的表演地點是在三軍總醫院,當時所演奏的曲目是由戴芳秀老師編寫的長笛重奏曲,表演過程還算順利,不過那次的表演讓我們深刻體認到,表演環境對聲音的影响,也就是PA音響設備的重要性。

2007年與2008年樂團正處於萌芽期,大家還不清楚應該將樂團定位在哪種型態。團長透過已退休的姨丈,安排樂團到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表演了兩場音樂會,深獲好評。在累積了幾次的演出經驗後,我們開始認真思考樂團未來的方向,同時也發覺大多數的聽眾比較喜愛聆聽大眾流行歌曲。其實團員本身都是Yamaha PMC成人音樂教育系統的講師,而PMC正是以"教授學生喜愛的音樂"為出發點,再加上樂團裡就有現成的優秀編曲人材,所以我們決定利用此優勢,將廣受大眾喜愛的音樂,舉凡古典名曲或民謠歌曲改編成長笛重奏曲,然後加入我們喜愛的Latin、Jazz元素,透過樂團的演出與觀眾互動,進而讓人們感受到長笛美妙的樂聲以及如何詮釋多樣化的音樂風格。

貓尾巴Ⅰ團

貓尾巴Ⅱ團

2009年,樂團為推廣"長笛重奏樂團"的演奏型態,正式申請團名為:KONEKO貓尾巴樂團,並聘駐團編曲老師,將廣受大眾喜歡的曲目編寫成長笛重奏曲,演奏曲目有時也加上爵士鼓及BASS,讓曲風充滿拉丁、爵士的風格。樂團在練習過程中擬定了一套『長笛重奏團的教育訓練』標準,維持樂團的表演品質。另外,KONEKO也是首創〈長笛版的合唱團〉的長笛樂團,人家是合唱,而我們則是用【長笛重奏】的方式呈現,同時加入"爵士鼓"及"BASS"來豐富整體的表演,這亦是KONEKO和一般長笛團最大的差累所在,長笛與Band的結合,成為KONEKO最大的特色。

KONEKO長笛樂團以《嗨!大家來吹長笛囉!》為口號,積極推動長笛社團之普及化,為此成立了貓尾巴長笛樂團為其附屬樂團,先後在淡水鎮成立貓尾巴Ⅰ團及臺北市成立貓尾巴Ⅱ團,為提供長笛愛好者進入音樂殿堂的環境,目前兩團的學生數已達十二人。

KONEKO貓尾巴樂團團名的由來

當初為了團名,大家絞盡腦汁、費盡心思去想,然而過了好幾個月依舊沒有共識。最後因為家中飼養兩隻貓的林亞芬老師,某日逛街時無意中看到了"一隻貓的背影"圖案,跟"高音譜記號"的感覺很像!於是請美工設計將貓的背影與高音譜記號二者合而為一,設計完成的圖案,後來成為了樂團的logo。原來負責美工設計的人是從一個貓咪香水瓶得到的靈感。於是便决定以"貓"為出發點來取團名,由於大家認為要取個英文名樂團才有質感,所以便採用日語"子猫"的拼音KONEKO為團名;後來因怕一般人不會唸,因此又加上了中文名,取名為"貓尾巴",由於貓經常用尾巴表達牠喜怒哀樂的情緒,就如同長笛悅耳的笛聲呈現多種不同的音樂風格,能詮釋各樣的音樂情緒。

目前樂團的組織與成員

KONEKO貓尾巴樂團是由KONEKO及附屬的貓尾巴兩個團體所組成,KONEKO的成員是以Yamaha PMC音樂教育系統講師為主,分別是團長林亞芬、負責長笛編曲的戴芳秀及鋼琴編曲的副團長江馥孜、長笛首席林婉璇以及王韋璇、張顧凝、林姿儀,還有唯一的貝斯手蘇修平,共八位。首席是林婉璇老師,北藝大畢業,與W.A.Mozart同一天生日的她也是位神童,不用練習就能演出。戴芳秀老師,最初只有她一人編曲非常辛苦,後來邀請江馥孜老師加入,負責Kb.及編曲,同時也是北藝大畢業的她聘任為本團的副團長,目前她正在撰寫音樂碩士論文,不久後就可以聽到她精采的鋼琴音樂會了。2009年加入最年輕的團員的王韋璇老師現就讀文化大學西樂科,師事陳怡婷老師。

注入新血後,KONEKO樂團充滿了朝氣活力。畢竟原本的團員們都已離開校園有8年以上的光景了,藉由這些年輕學子們再次接收到新的長笛知識與觀念。2009年的"100人長笛大合奏"音樂會結束後,我們為求樂團精益求精,在平常練團時加入了爵士鼓及Bass一起合奏練習。後來邀請Bass手蘇修平加入樂團,他的領域和其他古典出身的團員截然不同,然而他的加入使樂團增色不少。

KONEKO貓尾巴練團實況

100人長笛大合奏

至於附屬的貓尾巴樂團則為學生團,目前已經有兩團,I團的練團地點為淡水,有四位學員,指導老師是王韋璇;II團的成員共八位,練團地點為台北市,由戴芳秀老師負責指導。非常歡迎學習長笛2年以上,本身擁有長笛且喜愛長笛的朋友們,加入"貓尾巴樂團"的行列。

至今參與過的活動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目前為止參與最多的活動是到各大醫院公益活動的演出。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到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與祥禾病房的癌症末期患者一起共度的聖誕聯歡晚會。當天有2位患者在躺在病床上聆賞KONEKO的音樂演奏,正當我們演奏『娘家』片尾曲"牽手"時,有位社工伸手握著病床上的患者一起跟著哼唱這首歌,場面非常感人,當時有團員眼淚差點奪眶而出。

忠孝醫院「聖誕聯歡晚會」演出

100人長笛大合奏

另外就是2009年為紀念921地震十週年所舉辦的"100人長笛大合奏"音樂會,這個構想是因為團長林亞芬老師幾年前去日本時,在電視上看到"百人弦樂大合奏"有小提琴、大提琴,大人、小孩全都一起參與,當時心想,若改成只有"長笛"的大合奏,場面一定更為壯觀!直到2009年初,這項提議在台北市立圖書館服務的繁課長協助下,順利於9月20日舉辦了100人長笛合奏紀念演奏會。當時為達到100人吹奏的品質,樂團還特別撥空和所有参與的市民大眾一起練習,也因此吸引了同好者加入我們的行列。希望今後每年都能舉辦一場"100人長笛大合奏音樂會",實現長笛社團普及化的理想,同時將樂團最大的編曲財富和喜愛長笛的朋友們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