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收錄《The Runarounds》劇組的聲音:幕後音訊和錄音工程師史考特.史坦納 (Scott Steiner) 訪談
《The Runarounds》劇組在舞台上表演
了解如何讓電視影集的音效宛如現場觀賞俱樂部表演般。史考特.史坦納 (Scott Steiner) 身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電影音訊製作工程師,談到片場混亂但正面的情境,以及如何在錄音室中找到劇本對話和真實表演聲音的平衡。
不只是電視影集
現在時間剛過早上 7 點,北卡州威爾明頓的《The Runarounds》劇組早早就開始人頭攢動。在磚牆倉庫改建的臨時俱樂部裡,群眾演員們啜飲著咖啡,攝影機在軌道上滑動,一群背著吉他的年輕演員在舞台燈光下為吉他調音。纜線蜿蜒鋪開在地板上,頭頂嗡嗡作響的燈光裝置,舞台外藏在黑色絨幕布後面的音訊和錄音工程師史考特.史坦納 (Scott Steiner),戴著耳機,正全神貫注地在移動推車前賣力工作,手指在控台上飛快移動。
這不是典型的電視拍攝現場 — 聽起來更像人聲鼎沸的現場俱樂部的音響測試。
《The Runarounds》片場幕後的工程師史考特.史坦納 (Scott Steiner)
混亂?...哪裡混亂?
與多數以音樂為主的敘事作品不同,這些作品的演員都是以對嘴演唱方式預先錄製曲目,而《The Runarounds》做出大膽的舉動:片場攝影機拍攝的同時,會現場錄製每一場音樂表演。沒有假唱,沒有後期配音,每次吉他撥弦、每次擊鼓、每次人聲演唱都是現場即時錄製的,就像面對觀眾的演出一樣。亞馬遜 Prime 的這部影集敘述一群高中畢業生追逐音樂夢想的故事,讓劇本戲劇和實際表演間的界線變得模糊。
從一開始,史坦納就知道這次的影集與以往不同。「喬納斯(導演喬納斯.佩特 (Jonas Pate))的目標是所有表演採現場錄製方式,而我們也做到了。他說:「我們實際上使用多軌格式,錄製了每一個鏡頭。」「我們不僅僅是在拍攝一部影集,」他補充道。「現場正上演一場音樂會,一遍又一遍,時間急迫,而且要不停改變拍攝角度。就像一場可以控制的混亂場面,但正是我所嚮往的。」
為了管理這種混亂局面,史坦納打造出一台功能強大、方便移動、身處壓力下也能輕鬆操作的設備。其核心是 Yamaha 的 DHR 系列喇叭,特別是 DHR12M 監聽器。小巧但夠力,於是乎成為現場監聽的核心部件,在情況隨時可能變化的製作環境中,仍展現一定清晰度和一致性。「只有混亂兩字可以形容,但又是精彩絕倫的混亂,」史坦納笑著說。「現場配置的 Steadicam 攝影機飛來飛去,演員們口說著台詞,現場樂隊同步演奏,而我正在一旁把這些都錄製下來。」
《The Runarounds》片場幕後的工程師史考特.史坦納 (Scott Steiner)
為了讓音樂更生動有趣,史考特與工程師布蘭登.哈克勒 (Brandon Hackler) 合作錄製演出,哈克勒精準的技術和創造力十足的直覺,進一步形塑該節目原始、未經修飾的聲音。他們的合作讓每一次拍攝都宛如真實演出般充滿活力,更具真實感,也為每個場景帶來更高的情感衝擊。
舞台上表演的《The Runarounds》劇組
小巧楔形音箱,帶來顯著差異
「我們沒有空間放置大型楔形音箱(業內對傾斜落地式喇叭的稱呼),」他解釋道,同時指向 DHR12M,這個音箱因為快速重設和頻繁的位置變化,現在已磨損嚴重。「這些設備呈現出緊緻、集中的聲音,既不會讓舞台顯得更雜亂,也不會干擾劇集拍攝。每次使用效果都出奇的好。」
第八集的夜總會場景中,閃爍的燈光下,樂團為一群臨時演員演奏,史坦納使用一對 DHR15M 來負責前台音響工作。沒有重低音或外置擴大,以立體聲形式在舞台兩側層疊,並直接透過 Yamaha DM7 控台供電。
現場錄製前,Yamaha DHR12M 音箱被放置在舞台上
現場堆疊 DHR15M 音箱作為觀眾區的喇叭
史坦納說:「DHR15M 音箱完美地填補了空間。」「我們當時希望在非常短的準備時間內重現真實俱樂部的氛圍,而他們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在場景較為緊密的情況下,他會部署 DHR12M 進行回送或排練回放。內建的 DSP 讓他可以在幾秒鐘內調整均衡器和音量,在緊張的拍攝時程表切換場景設定下,這簡直是天賜良物。「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迅速做出需要的改變。這些喇叭彈性耐用,音質也超棒。」
咖啡、腎上腺素和永不卡頓的音訊通道
DM7 控台作為中樞,負責將多軌現場混音、播放音軌和監聽傳送路由到多個支援 Dante 的區域。「我需要一台可以完成所有操作,包括現場錄音、播放訊號、處理入耳式監聽設備以及為後期製作準備音訊的控台,」史坦納說。
「DM7 提供靈活性,不會讓工作流程變得太過複雜。」後台氛圍既像巡演車,又像錄音室。床鋪被塞進角落;運輸箱可以兼作桌子使用。但只要有人喊一聲「開始」,機組人員就會立刻投入工作,且從未出現任何差錯。
「我們當時都是著靠咖啡和腎上腺素勉強撐著,但 Yamaha 系統卻始終運轉。那種可靠性?這一切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後製流程也體現片場的混搭精神。史坦納使用經典麥克風前級擴大機,將錄製演奏並儲存到 Pro Tools 中,然後與混音師傑森.拉羅卡 (Jason LaRocca) 一同使用 Audio Movers 遠距協作。「我們建立了一種工作流程,我將 Pro Tools 中的多軌音訊編輯和預混音工程發給他,他只需打開即可,我們還可以討論外掛程式清單等等問題。「然後傑森可以加入他的東西,然後把整個工作成果再發給我,」史坦納解釋說。最終會以立體聲形式的混音交給安迪·達達理奧 ( Andy D'Addario),將對話、音效等與之進行混合,然後上混為 5.1 聲道,以期呈現出電影效果。」最終呈現的效果:不僅看似現場音樂,而且感覺就是現場音樂。
整個製作過程中,Yamaha 始終堅定不移提供協助。「他們不僅僅送來裝備,他們也是我們的合作夥伴,」史坦納說。「無論我們遇到什麼問題,遇到什麼難題,他們都會幫助我們解決。」
臨時搭建的片廠迴盪場景的最後一個和弦,然後導演喊「停」時,現場一片寂靜,之後大家不約而同長舒一口氣。演員們各各汗流浹背,樂團成員卻笑容滿面,史坦納就已經知道他們成功了。
有那麼一段時間,《The Runarounds》不再是一部劇本影集,而是一場實際進行的現場演出,充滿真實的活力,且即時拍攝。多虧了 Yamaha,最終成果聽起來也確實像那麼回事。
地點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