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al Sound 揚聲器的歷史 (始於 1967 年)
Yamaha 為了將開發資源集中到革命性的新型電子琴 Electone 中,從 1950 年代後期到 1960 年代停止推出新的 HiFi 產品。於 1968 年 Yamaha 將 Electone 的 NS (Natural Sound) 揚聲器升級提供給 HiFi 音響使用,開啟了其成為 HiFi 揚聲器製造商的歷史。在 1974 年推出的 NS-1000/1000M 為全球首款採用純鈹振膜的機型,其清晰與開放的聲音贏得全球的讚賞,之後推出的機型,例如 NS-451 與 NS-10M,採用獨家片材加工法,不但音質完美且價格也平易近人。AST-1 就更不用說了,採用主動伺服技術,藉由主動控制空氣振動擴展揚聲器的極限,並樹立起對 Yamaha 在聲音的獨創工法上的整體實力的信心。
受到樂器製作的啟發,首款能發出自然聲音的大型揚聲器。
NS-30/NS-20
open
1967 年推出的 NS-20 及 NS-30 是 Yamaha 有史以來首款 Natural Sound 揚聲器。它們都採用了 Yamaha 專為 Electone 開發的 JA-6002 (用於 NS-30 的 89x63cm 振膜) 和 JA-5002 (用於 NS-20 的 68x50cm 版本) 的不規則三音路配置,並加以升級供 HiFi 音響使用。除了尺寸與音箱不同外,其它的配置都相同。音箱尺寸是根據 NS-30 的 JA-6002 單元和 NS-20 的 JA-5002 單元的大尺寸決定的,它們尺寸分別為 1030mm 高 × 740mm 寬 × 315mm 深和 860mm 高 × 620mm 寬 × 310mm 深,是當時的大型播音室監聽器的標準。簡而言之,NS-30 的障板尺寸與 JBL4343 相當,而 NS-20 則是與 Diatone 2S-305 相當。Natural Sound Speaker (NS 揚聲器) 的名稱來自於本機所採用的獨特的Styrofoam (聚苯乙烯發泡塑料) 振膜,也是 Yamaha 沿用至今的「自然聲音」口號的起源。
NS 揚聲器的正面完全安裝在音箱的後側 (本機的背面),基本上也是處於打開狀態,全音域驅動,由 30cm (NS-30) 或 20cm (NS-20)「中音揚聲器」和 5cm 高音單體構成的二音路喇叭則是安裝在前面,形成音場型揚聲器的配置,積極利用了反射聲的效果。因此,借用當時文件中的一句話,就像一架立式鋼琴,建議將 NS 揚聲器離牆擺放。有趣的是,當時的文件對於建議的離牆距離是不同的,日本國內的文件是建議離牆「5 到 10cm」,而海外文件則是「6 英吋」(約 15cm)。由此我們可以猜測,因為日本房間很小,如果要離牆 15cm 將很難售出該產品。它在北美與其它地方是很暢銷的,但是因為尺寸與安裝上的要求,所以在日本國內的銷售情況是很不理想的。
NS 系列揚聲器的全新創意造成了大轟動,之後其產品陣容也加以擴充,將較小的 JA-5004 (58x46cm 振膜)、JA-3501 (51x38cm) 和 JA-3502 (45x32cm) 單元以及模組化立體音響組與壁掛式小型揚聲器都納入。五年來,它一直是 Yamaha 揚聲器的代表作,直到 1973 年推出 NS-570 (成為 Yamaha 首批 HiFi 組合音響 700 系列的推薦揚聲器)。1974年以後,NS-600 和 NS-1000M 系列通用型圓形揚聲器大受歡迎,而 NS 揚聲器也就此退出市場,但像樂器製造商那樣考慮播放室內聲學的想法,很快就創造出 1986 年世界上第一台數位音場處理器 DSP-1,以及家庭影院產品系列。
以其天然細膩的「歐洲音」和優美的單色木質音箱贏得了無數的粉絲。
NS-690/NS-670
open
1972 年秋季,Yamaha 推出 NS-620/NS-630/NS-650 中級擴散書架式揚聲器,這是其全新多功能 NS-600 系列的首推產品。接著在 1973 年春季推出進階的 NS-670 和 NS-690 機型,完成從精巧的 NS 揚聲器到傳統圓形機型的轉換。即使在 NS-600 系列中,1972 年出現的三款較低階的核桃面障板機型,在外觀上也是採傳統設計,而 1973 年推出的兩款較高階的機型,則採用了與在同期推出的下一代 HiFi 組合音響相同的蓖麻開孔表面。經過重新設計後,成為具現代感的三面密封結構,看不到側板橫截面。
除了使用 JA-2501A 的 NS-670 (NS650 的進階機型) 低音單體外,NS-690 和 NS-670 揚聲器單元都經過全面重新設計,其使用的技術也成為 Yamaha 揚聲器的標準技術,例如大型鐵氧體磁鐵和銅帶繞線音圈低音單體、後腔填充吸聲材料以降低 FO (最低共振頻率) 的相切邊模壓軟半球中音以及一個整合音圈線圈與振膜的軟球頂高音單體。
中音部分和高音部分是由熱塑性樹脂基材製成的獨創雙面塗層材料塗在織布上製成的,主要是用來保持形狀,而黏彈性橡膠基樹脂則是用來抑制共振。除了成為後來的 Yamaha 軟球頂音響單元的標準材料之外,它也用於其它部分,例如 NS-1000M 低音揚聲器的盆邊。所有單元皆採用 Yamaha 合金技術所製造的鑄鋁框架,結合了機械結構的金屬質感,在木質外觀設計的自然紋理襯托下更顯突出,賦予 Yamaha 揚聲器一個全新的形象。與同時銷售的 CA-1000 綜合擴大機結合,NS-690 能表現出傳統家用音響系無法表現出的細膩、自然的「歐洲音」音色,因而造成轟動。它與隔年推出的 NS-1000M 同樣受到歡迎。
全球首款採用純鈹振膜的專業監聽器,讓 Yamaha 倍享尊榮。
NS-1000M
open
1974 年推出的 NS-1000/NS-1000M 是首次採用 Yamaha 純鈹振膜的揚聲器系統,純鈹振膜與 SIT (垂直功率 FET) HiFi 技術同列經典。鈹是具有高剛性與硬度的輕質材料,聲音傳播速度為鈦材與鎂材的兩倍以上,所以一推出就成為引人注目的理想振膜材料。然而它的脆性使其難以加工,而且易受腐蝕的特性使其從未被納入實際應用。但是藉由利用先進的 LSI 製程中所用的電子束真空澱積法,以及自鋼琴框架建造以來所開發的特殊合金技術,Yamaha 自行開發出沉積成型製程,產出純度達 99.99% 的鈹等離子體振膜,這也是全球首次將純鈹振膜帶入商業市場。
NS-1000/1000M 是首款採用此純鈹振膜的機型。JA-0801 8.8cm 中音和JA-0513 3.3cm 高音單體,還有專為此產品開發的 JA-3058 (NS-1000)/JA-3058A (NS -1000M) 30cm 低音單體,構成了一個三音路書架式揚聲器,在寬頻域中保有精準的音色,在中音域與高音域也非常清晰,一推出及廣受全球各地的好評。值得注意的是,它獲得了西方音響雜誌最高評價的一致推薦,當時日本製的揚聲器並未受到重視,直到它出現後才成為首款風行全球的日製豪華揚聲器。在上市兩年後的 1976 年,瑞典國有廣播公司訂購了 1000 台 NS-1000M 作為官方監聽喇叭,強壓歐洲著名製造商 Tandberg、Celestion、Bang&Olufsen 和 Bowers&Wilkins。 而且,芬蘭國家廣播公司也在 1978 年訂購了 200 台 NS-1000M,更加鞏固了它在專業監聽喇叭的地位。
NS-1000 的面漆採用黑檀豪華聚氨酯漆,推出時的售價為 145,000 日圓,被定位為高端家用音響系統,而採用樺木半光澤黑色面漆的 NS-1000M 售價為 108,000 日圓,則是家庭與播音室兩用音響系統。NS-1000 有較大的厚壁音箱與可拆式賽綸網,重 39kg,比 31kg 重的 NS-1000M 多了 8kg。從價格上的差異,可以明顯看出 NS-1000 的音箱成品是奢華的,可媲美豪華的木紋鋼琴,而 NS-1000M 大膽的黑色設計和壓倒性的性價比,使其成為了倍受關注的焦點。1982 年推出的升級版 NS-2000 和 1986 年推出的 NS-1000X 讓原始機型的聲譽更為卓著,在 1997 年所有鈹振膜單元生產結束前的 23 年中持續熱銷,售出超過 20 萬台。
革命性的白色紙盆片材加工,重新定義了入門級揚聲器的音質。
NS-451
open
NS-451 的目標客群是年輕族群,他們從不是傳統 Yamaha 揚聲器的主要消費群。它是一款入門級的 20cm 二音路低音反射系統,不但價格合理,而且充滿活力的低音表現也深具吸引力。Strong Woofer 白色低音單體就是它的主要特色,也是實現高性價比的重要關鍵。簡而言之,片材加工就是將圓形紙板片切成錐形,而不是將紙直接模塑成 3D 錐形的傳統工法。當時的目錄對此加工法的優點大加讚揚道「厚度與密度的不規則性降低」、「儘管質輕但卻很強韌」,但實際上,紙的性質原本就是均勻的,所以會有這些結果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種改變了遊戲規則的工法,能夠穩定的生產大尺寸、高效率且低成本的紙盆揚聲器,同時仍保持良好的聲音調音靈活性。NS-451 價格低廉只要 26,500 日圓,組成一個完整的組合音響系統可能只要 100,00 日圓,讓它成為年輕粉絲充分享受音樂樂趣的專有通道,而且 Yamaha 全球最暢銷的 NS-10M 與其他許多 HiFi 和劇院揚聲器,也都採用了片材加工生產的白色紙盆的概念。片材加工揚聲器遇到的問題是紙盆元件的連接縫是可看見的,但是因為它們都是純白的所以並不明顯,看起來也不奇怪或是可疑的。片材加工揚聲器耀眼的白色振膜,可能就是希望利用紙張的基本顏色,讓產品顯得獨特。
熱銷的 10 M,超越其尺寸的強大音質與可玩性。
NS-10M
open
NS-10M 與 NS-1000M 同列為 Yamaha 的傑作之一,其系列產品銷售超過三十萬台,成為全球最著名的揚聲器之一。NS-10 等同今日的小型播音室監聽器,最初是另作它用,是 1976 年以年輕人為導向的低成本 HiFi NS-451 揚聲器的後繼產品。
NS-1000M 已經享譽全球,而現在 NS-10M 的新型密封音箱,具有活潑而逼真的聲音,七階黑色樺木實木飾面的形象,三音路密封結構和左右對稱的配置,成為 NS-10M 不亞於 NS-1000M 的象徵。當時通常是以兩個為一組來銷售,每組價格為五萬日圓,設計時尚的包裝盒使其易於攜帶,與其有關的一切都是劃時代的。NS-10 將近是 NS-451 與同級競爭產品的兩倍小,價格與其尺寸成正比,但是因為其尺寸精巧,所以在當時流行的價格範圍下將其推出是有點冒險的。然而超乎其尺寸與概念期望的聲音、讓傳統大型揚聲器相形失色的音質以及不受安裝空間限制的精巧尺寸,卻引起一場足以稱為奇異現象的熱潮。
其低音單體單元採用與 NS-451相同的片材加工白色紙盆,但是尺寸縮小至 18cm,磁鐵也由鋁鎳轉變為鐵氧體並配有密閉式音箱。它的 3.5cm 相切邊模壓軟半球高音單體 (tangential edge molded soft dome tweeter) 與 NS-690II 的基本設計相同,且完全取消鮮少使用的音量控制,而其極度純粹的音質足以讓瘋狂的聲音玩家為之嘆息。NS-10M 一項鮮為人知的能力,就是可巧妙的擷取音樂的精華,所以受到專業的音響工程師與音樂家的歡迎,因此被全球的音樂製作與錄音工作室廣泛採用成為必備工具。
採用高技術的高級落地式揚聲器,引領全球的播音室監聽音箱。
FX-1
open
採用鈹振膜和其他促成 NS-1000M 成功的元素,完全利用 Yamaha 世界知名的先進技術創造出的全尺寸落地式揚聲器,真的能夠重現任何聲音嗎?1978 年推出的 FX-1 高級落地式揚聲器,讓開發商和日本發燒友對這點既是懷疑又感好奇。它的目錄開頭是這樣寫的:
要真誠地說出聲音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你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但是當談到聲音的整體性時,我們相信這就是其中的一個高峰。我們認為 JBL 和 Altec 所做的是好的,但是就像一座火山,我們試圖在每次新的火山噴發中建立起更高的新高峰。
當時,包含 Yamaha 在內的所有日本揚聲器製造商,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要製造出相等甚或超越 JBL 和 Altec 製的落地式播音室監聽揚聲器。FX-1 的中音喇叭/高音單體及 38cm 低音單體的三音路配置、鋁鎳磁路和音箱比例,都與 JBL 獲得當時高端發燒友讚譽的最新播音室監聽器 4333A 極為相似。從波紋非壓製紙盆低音單體和斜板聲學透鏡後載中音喇叭到環型振膜高音單體喇叭的每一個單元,每個細節都是以 JBL 的專業產品為範本開發而成。
但是若因此就認為 FX-1 只是 JBL 的仿造品,這樣的結論就過為簡化了。在所有頂級揚聲器的最佳播音室監聽器的環伺下,設計團隊要試著確定 Yamaha 的材料和製造技術是否真正有效,同時還要對經過長時間淬煉的風格獻出最大的敬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設計團隊當然要以 JBL 為設計範本。FX-1 的銷售成績從未超越 JBL 或 Altect,但是由於其傳奇性的表現力,使它的名字依然存在於無數聽眾的記憶中。
NS-690 系列的終極版,採用 100% 大鋼琴音板級雲杉低音單體。
NS-690III
open
1980 年推出的 NS-690III 是自 1973 年以來一直暢銷的 NS-690 系列的最後一款產品。與原來的 NS-690 同時亮相的純木 (蓖麻) 音箱 HiFi 組件,已歷經世代交替,其單元外觀從蓖麻改為美式胡桃木開孔,以匹配同一代擴大機和播放機。從原來使用塑合板背板與膠合板音箱的 NS-690,完全改成第二代 NS-690II 的全塑合板結構,重量也從原來的 22kg 增加到 27kg。在外觀上,使用了相切邊模壓軟半球高音單體 (tangential edge molded soft dome tweeter) 的中音與高音單體的基本設計只做了小改變,但是改變了對聲音產生至關重要的塗層材料,以進一步改善線性。
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採用了世界上第一個由 Yamaha 專有的 100% 雲杉紙漿製成的低音單體。精心挑選 Yamaha 大鋼琴音板級雲杉的直紋部分製成,以獲得優異的音色和音質,原料紙漿材料經過特別精製用於生產錐形紙,保持了被稱為「歐洲優雅」的音質,同時產生深沉的低音音色和清晰的解析度。
在不損害原始特性的情況下,不言而喻,上市多年的 NS-690III 在其產品系列中的音質是最完美的,但是自從 1980 年代初期推出 CD 開始,音響界就出現了很大的變動,類比已不再是主流,它的形象也不再如此鮮明,而且不可否認的,看起來也有些過時了。直到 1988 年 NS-1 經典的推出,才出現了能夠應戰普及化的 CD 的揚聲器,並可合理地稱為後繼產品。
透過 Yamaha 方式,此大型落地式揚聲器在純鈹的清晰度上添加了深沉的低音。
FX-3
open
繼 1978 年的 FX-1 鈹振膜落地式揚聲器之後,這是 FX 系列的第二個版本。雖然 FX-1 在中音和高音單體大方的採用被稱為前所未有的鋁鎳磁體鈹喇叭系統,但 FX-3 配備了從 NS-1000M 改良而來的 JA0802 8.8cm 鈹球頂中音和 JA0526 3.3cm 鈹球頂高音單體。FX-1 也配有一個直徑 38cm 的內置磁鐵低音單體以及一個大型鋁鎳磁鐵來搭配中音和高音單體,而 FX-3 則使用了一個 36cm 的低音單體和外置一般的鐵氧體磁鐵。這兩款除了都是大型落地式揚聲器並採用相同的振膜材料之外,在概念上幾乎沒有共通處,且它們的價格範圍也完全不同,FX-1 零售價為 58 萬 5 千日圓,FX-3 則是 22 萬日元。
FX-1 是要用來與最好的海外播音室監聽器競爭,所以不考慮獲利性,而 FX-3 只是單純的從 NS-1000M 演變而來。在日本書架式揚聲器市場的高峰期,FX-3 相對起來是不顯眼的,但是在北美與其它落地式揚聲器主流市場上,它是相當受歡迎的機型,讓你享有 NS-1000M 般的大型、深沉低音的表現。當然,FX-3 在日本的性價比也優於當時可以買到的二十萬日元左右的典型進口揚聲器,日本的產品目錄特別提到了 JBL 和 Tannoy 推薦 FX- 3 作為進口高端落地式揚聲器的替代品。
NS-1000M 的頂級版,結合了 80 年代的流行趨勢,如純碳纖維紙盆低音單體。
NS-2000
open
隨著 1982 年適合消費者的第一代數位音訊媒體 CD 的推出,在揚聲器世界中,開發新的材料來取代紙盆的競爭態勢愈來愈明顯。公司間的競爭有一部分是集中在物理特性適合揚聲器使用的碳基材料。自 NS-600 系列以來始終堅持使用紙製紙盆的 Yamaha,終於在 1982 年秋天 CD 誕生前,宣布在新的 NS-2000 機型推出由 100% 碳材料製成而不使用紙的純碳纖維紙盆。從型號上可以看出,NS-2000 是直接從自 1974 年以來成為 Yamaha 揚聲器代表性產品達八年的 NS-1000M 開發來的高端機型。在 NS-1000M 的良好聲譽下,作為其更高級的機型,NS-2000 自然的必須將許多現有的元件進行改良,而且為了形成那個技術的核心,Yamaha 從無到有開發出首個直徑為 33cm 的純碳纖維低音單體 JA3301。
這種純纖維紙盆的主要概念,是藉由保存碳的長纖維,充分利用其固有剛性和彈性來製造振膜。具體地說,就是將一塊碳片的纖維對齊一個方向,然後切割成八等份,然後將這八片排列成圓形,所以在接合時它們會形成一個所有纖維都沿徑向突出的錐體。除了用於接合的黏合劑之外,這樣就能製造出 100% 純碳紙盆。
為了使用新穎別緻的碳纖維風格而拋棄經過實踐驗證的紙盆,您將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由於碳纖維在在聲音傳輸速率與彈性僅次於中音與高音單體所用的鈹,所以為了使用碳纖維,開發團隊可能已經設計出一個詳盡的純碳纖維的製程。針對 FX-3 開發的 JA0802A 和 JA0526A 中音與高音單體採用純鈹球頂。這也是藉由沉積更細鈹粒子,成功的將聲音的表現力進一步提高。在強烈主張音響設備的本質不可脫離音樂性與人性的立場時,也融入 80 年代的趨勢,NS-2000 是八年來從 NS-1000M 的成就演化而來的里程碑,即使其發展方向有些不同,也要將其視為是成功的。
31cm 三音路書架式戰略機型,用於迎接價格戰。
NS-700X
open
在 1980 年代末期,因為 CD 的普及與繁榮的經濟,日本音響市場再次甦醒,大眾化的價格戰也隨之開打。在媒體的搧風點火下,製造商紛紛推出價格在 59,800 日圓左右的戰略性揚聲器機型,以及價格在 79,800 日圓左右的綜合擴大機。
說到揚聲器,由於所有大型的三音路書架式機型的個性看起來都一樣,所以消費者完全專注於奢華度和規格上的細微差別,特別是重量。大眾化價格揚聲器的底限,就是要有直徑 30cm 以上的低音單體以及至少 25kg 的重量。為了避免輸給競爭對手,製造商大量生產將各種重型材料放入音箱使其重量接近 35 kg 的機型,而低音單體的直徑也以 1cm 的間距往上增加,從 30cm 到 31cm 到 32cm。
Yamaha 1986 年推出的 NS-700X 就是用來直攻大眾化價格等級的揚聲器市場,它的主要賣點是球頂高音單體採用硬度可與鑽石媲美的離子鍍非晶質鑽石振膜。該振膜被吹捧為利用 Yamaha 的獨家 LSI 製造技術製成,在目錄上是這樣描述的,「使用高壓離子加速槍將碳原子嵌入到形成振膜基底的鈦表面,可以產生高硬度的非晶質層」而且與紙盆中音的中心蓋使用相同的材料,它的目標是數位音源的高傳真播放。低音單體採用了將兩片碳織布以 45 度角相互固定在一起的高剛性雙純碳布紙盆。直徑 31cm,十二個固定螺栓在高檔機器中也很少見,所以引人注目。在滿足大眾化價格揚聲器的同時,NS-700X 也以高音質而聞名。但在這個機型後,Yamaha 就退出了價格戰,並迅即在市場推出不再以「量」為訴求的新機型。
第二代 10 M 只提高了專業監聽器的使用性。
NS-10M PRO
open
創下長期銷售紀錄的 NS-10M 自推出一來一直保持不變,終於在十年後的 1978 年進行第一次重新設計。除了單元的等級與豪華七層漆實木音箱外,只有三個實質性的改變,所以此次的機型改款並未對它的基本特性造成任何影響。為了配合其基本規格的提高,所以售價增加了五千日圓。
重新設計的一部分是在高音單體周圍增加了 5mm 厚的吸音毯環來吸收聲音。正如目錄中所提到的,以 NS-10M 作為播音室監聽器傳播的原有功能使用時,有些用戶開始指出其高音太強,特別是當我們進入數位時代時,很多播音室工程師都會用一張薄紙蓋住高音單元前面來吸收聲音,但是使用吸音毯環來調整後就不需要這樣做了。第二個改變是用螺旋式揚聲器電纜端子取代簡易推入式電纜端子,讓電纜不易脫落。第三個改變則是提高輸入阻抗。檢查每個單元的規格時可發現重新設計後的規格並沒有改變,這意味著應該考慮到大部分輸入電阻是由於允許輸入的數值是有加入預期的寬限值,但是在修改後則是著眼於產品規劃的適當值。
如果更仔細的比較,也會發現每個單元的裝配螺絲都已改成六角螺栓,所以要拆下與更換更為容易。1987 年所進行的重新設計包括三種機型,水平排列的 NS-10M PRO (前後字元顯示在橫向安裝單元的90度位置)、刪除格柵網功能的 NS-10M Studio 以及加入 NS-10M Studio 天花板安裝螺栓孔和格柵網的 NS-10MC,它們都被當成商業機型加入產品陣容。
使用 CG 鈹減少大結晶的傳輸損耗,這是 1000 系列中最好的書架式單元。
NSX-10000
open
1987 推出年的 NSX-10000 是為了紀念 Yamaha 成立 100 週年,所推出的 Monumental Products 10000 Series 的一部分,採用「不失真,高瞬態」和「無噪音,高解析度」的開發理念。雖然與 1982 年的 NS-2000 類似,僅使用單一材料,沒有複合材料,採用純鈹球頂中音和高音單體以及純碳纖維低音單體,但是在此後的五年裡,電腦模擬的準確性和應用範圍已大幅度進步,顯著地改善了音箱和低音單體框架的非共振和高剛性特性。 而自 S-1000M 以來的鈹中音與高音單體的傳統,則是新導入了銅擴散器、GC (巨晶) 鈹振膜和GC鈹線軸,降低了由於鈹的大結晶造成的傳輸損耗,進一步提高了聲音的解析度和響應。
看似保守的外觀卻加入了許多的創新元素,像是音箱的十二層層壓樺木膠合圓形障板,是與製作大鋼琴側板的相同的「彎曲和捏合」製程所製造,以及不使用焊料直接連接每個部件的等離子點焊網絡。音箱尺寸幾乎與 NS-2000 相同,類似美國核桃木的面漆的等級則是高出一級,但是因為有金色的銅擴散器,所以就很容易區別出此揚聲器是特別的。
簡單而精緻的二音路書架式揚聲器,回歸本源的揚聲器製造。
NS-1classics
open
於 1988 年日本揚聲器市場正處於價格消耗戰時推出的 NS-1 Classic,甚至在技術與設計元素上,也與之前的 Yamaha 揚聲器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就外觀而言,它卻是不折不扣的 Yamaha HiFi 書架式揚聲器,甚至可以將其稱為舊款的 NS-690 系列的轉世。
不再使用高科技材料,設計簡單,採用無色的雲母混合PP的紙盆低音單體,和使用少量酚類成型樹脂處理的未染色棉製成的軟半球頂高音單體。從它所採用的鋁鎳磁路,可清楚的看出它有強烈的意圖回歸到揚聲器的製造基礎,而且從其裸露的高音單體球頂與外顯的白色毛氈更加確定。六面樺木實木音箱全部採用全聚氨酯面漆,推出時的單位零售價為 59,500 日圓。從現代價值觀的角度來看,它真是個好東西,而這樣的價格真是物超所值。但是對當時的顧客而言,要在重達30公斤的好的平價揚聲器以及此款重還不到它的三分之一的揚聲器中選擇是困難的。NS-1 Classic 的單價在 1993 年漲到 65,000 日圓,但它持續生產十二年直到 1999 年,緩慢但穩健地獲得支持者。A-PMD (Advanced Polymer-injected Mica Diaphragm) 單元技術也持續用於 Yamaha 揚聲器。
史上首款主動伺服揚聲器系統,使用新的 AST 方法來擴大低頻播放的極限。
AST-S1/AST-A10
open
最初為了擴展 HiFi 揚聲器低頻再現極限而開發的 YST (Yamaha Active Servo Technology) 法,廣泛應用於 Yamaha 的超重低音喇叭和家庭影院產品。當時被稱為 AST 的 YST 方法有兩種技術,一種是 Air Woofer,它通過調整音箱的體積和端口大小以滿足一定的條件,從端口發出小振幅的聲波作為大振幅波,另一個是 Negative Impedance Drive,驅動揚聲器消除音圈的阻抗,因此揚聲器的視在阻抗為零,前者由揚聲器執行,後者則由擴大機執行。
AST-1 於 1989 年推出,包含一個 AST-S1 專用揚聲器和 AST-A10 專用擴大機以及一個組合產品編號,是第一個採用 AST 方法的主動伺服揚聲器系統。它的專用揚聲器甚至比 NS-10M 還小,它是一個 16cm 二音路揚聲器,安裝在 A4 尺寸、容量 6 公升的音箱上,而它的專用擴大機則是帶有線路電平輸入的薄型雙聲道功率擴大機。在它的前面板上有一個特殊的卡槽,用來根據揚聲器改變擴大機的操作特性,每個揚聲器都附帶一個卡帶。
它的目錄充滿了夢想式的短語,如「28Hz的播放,讓你聽到鋼琴的最低音符的原音,而不是它的泛聲」和「超級超重低音再現,而不必在你的房間裝滿巨型揚聲器」,雖然它實際的聲音並沒有令人失望,但是產品規劃的 HiFi 和 AV 雙用的功能,並未贏得發燒友的支持。組合式 AST 的揚聲器-擴大機套裝產品線,在當年四揚聲器與兩擴大機推出後就停產了。在另一方面,同年推出的 Tiffany 系列使用 AST 法內建擴大機的超低音單體和小型立體聲系統也造成轟動,還有 1991 年推出的卓越的 GF-1 主動式揚聲器系統,配有以修改後的 YST 名稱命名的超低音單體,在音質上也獲得好評。
一個完美無缺的主動式揚聲器系統,試圖完全重現揚聲器的本色。
GF-1/GFD-1
open
所有開發者可能都自然的想要消除不知道哪個擴大機將驅動他們所製造的揚聲器的不確定性。如果將事情追溯到單元開發階段,即使擴大機和單元之間插入的被動網絡,最終也將被稱為妥協下的產品。
被稱為主動式揚聲器的 GF-1 封裝了一個主動分頻器和一個與所有揚聲器單元直接一對一連接的驅動擴大機,消除了所有這些致命的限制。 這是 Yamaha HiFi 揚聲器的巔峰之作,致力於充分實現揚聲器本身和單元本身真正的價值。它的設計採用兩部分配置,其 140cm 高 150kg 重的音箱的上半部,裝有三音路揚聲器元件,下半部則是 YST 超低音單體元件。它的每個聲道的四個驅動擴大機和主動分頻器單元,被當成四個獨立的模組連接到超低音單體的後部,並且使用一個重達 25 kg 的大型外部電源獨立供電給四個擴大機模組,這是一個真正的重型設備。它的分頻斜率和截止頻率是完全固定的,不能從外部以任何方式進行調整,僅對用戶可用的每個模組的輸入電平進行微調至 ±2.5dB。由此可以看出,開發者意圖使該系統完美地調整,且無法輕易的改變平衡。
高音單體和中音當然是由純鈹製成,但不是採用過去的真空澱積製成,而是使用僅為該機型開發和使用的鍛造鈹球頂。其大小一對的低音單體同樣採用 Kevlar 紙盆及本機專用的鍛造鈹蓋,磁鐵採用縮小直徑的音圈和支狀晶體鋁鎳合金來減輕振膜系統的運動。高音單體和中音磁體也由支狀晶體鋁鎳合金構成。每個單元的振膜都使用金沉積法處理,試圖抑制鈹的輕微嘯聲 並讓所有單元產生均勻的音色。總的來說,它的設計就像是要成為冠軍的榮耀,如果還有一件事情沒有完成的話,很可能就是鈹低音單體的紙盆無法使用鍛造的方式製造。隨著 Yamaha 揚聲器的發展,家庭影院新時代的發展方向也隨之更改。從 NS-1000M 開始的純鈹振膜發展歷史,也在 GF-1 出現後劃下句點。
全球首款採用鎂紙盆單元的近場微型揚聲器。
NS-pf7
open
2003 年推出的這款揚聲器,是近年來首款最新開發的 HiFi 機型,是適合近場聆聽的高級微型揚聲器。除了專門為這款 7cm 全音域揚聲器開發出全球首次實際應用的鎂製紙盆,在音質和外觀上,其奢華而巧妙的結構以醒目的細節為特色,酒紅色鏡面音箱由紅木塊雕刻而成,半球型的黃銅和實木底座,在 Yamaha 的管樂器工廠裡跟真正的銅管樂器一樣接受透明塗漆與拋光處理
在實際的金屬中,鎂具有最大的振動吸收性和最小的比重,使其成為一種具有音響應用的理想物理特性的材料,但其在揚聲器振膜結構中的應用,主要受限於可加工性的問題。一旦克服了那個問題,小型鎂單元的音色結合了優異的響應和小口徑揚聲器的寧靜,就能產生均勻和獨特的音色。由於其具有 70Hz〜45kHz (-10dB) 的播放頻率響應和 80dB/2.83V.1m 聲壓級的寬範圍、低效率設計,所以能與它搭配使用的驅動擴大器很少,就這點來看,它是台只有專家才能駕馭的揚聲器,但是當它與一部好的擴大機結合時就能發揮出精緻和生動的表現力,恰恰就是目錄中發現的那種音樂的縮影。
串連傳統與未來。全新的 Yamaha HiFi 音響。